为贯彻落实“总师育人文化”引领人才培养,不断完善“总师型”人才培养路径,扎实推进“总师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教育实验学院/未来技术学院/学科交叉中心坚持“拔尖人才培养、未来科技牵引、学科交叉支撑、科教产教融合”,依托启真学堂系列报告汇聚校内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发挥大师引领示范作用,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追求卓越、堪当大任、引领未来的“总师型”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10月18日上午,学院特邀郭斌教授讲授题为“人机物融合群智计算:LLM vs.分布式集群智能”的专题报告。报告由学院副院长蔡力主持。

郭斌教授首先从人机物群智感知、群智涌现、群智协同角度,介绍了人机物融合群智计算的重要意义。他指出,我们正在进入“人机物”三元融合的万物智能互联时代,未来将构建人机物异构群智能体协作增强的智能感知计算空间,跨空间人、机、物异构智能体协作增强将成为新一代群智感知计算最重要的演进方向。随后,郭斌教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人机物群智协同增强机理、群智能体协作感知计算,阐释了资源受限终端运行时自适应深度模型压缩、情境自适应群智能体协作深度计算、跨场景深度模型在线跨层演化、跨边缘网络联邦持续学习、群智模块化神经网络与可组合学习等关键技术。最后,郭斌教授介绍了人机物融合群智计算在群智操作系统、群智模块化机器人、空地异构智能体协同、大规模智能体社会模拟与推演等应用领域的研究进展。他强调,从以“人”为中心的群智感知计算拓展到“人-机-物”融合群智计算是未来发展趋势,在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能家居、军事国防等重要领域具广泛应用前景。



交流环节,郭斌教授针对同学们提出的分布式集群智能算力、无人机集群自组合、人机物融合群智计算映射原理等具体问题给予了详细解答。
教育实验学院/未来技术学院/学科交叉中心秉承“‘五育’融通、交叉融合、中西融汇、以精求质”的人才培养理念,强化“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求创新”的培养特色,通过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持续开展启真学堂第二课堂活动,着力推动“总师育人文化”落实落地。
文字:南云
图片:王梦雨
审核: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