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翱翔四海│学院香港大学&澳门大学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交叉学科暑期项目圆满结束

发布日期:2025-08-02 浏览量:

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127”发展规划,围绕“总师型”人才培养目标,加强人才培养的国际合作力度,持续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胜任力,2025年7月23日至8月1日,教育实验学院/未来技术学院组织30名优秀学生赴香港大学和澳门大学开展为期10天的访学交流活动。

开展专题课程学习,深化学科交叉融合

在课程学习方面,香港大学Paul Fraley教授带来了关于AI最新发展、大数据和商业智能的课程,让同学们深入了解大数据在商业领域的应用;Leung Aldous教授聚焦智慧能源系统,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清洁能源技术在香港能源转型与变革过程中的重要作用;Andy Ng教授系统讲授了VR/AR的发展历程,着重剖析了当前AI赋能下VR/AR的发展趋势;澳门大学栗力教授通过讲解计算机科学逻辑与数据库系统,使同学们了解了人工智能的底层逻辑;杨丁奇教授围绕人工智能的关键算法及实际应用展开讲解,加深了同学们对算法实践运用的理解;吴晓伟教授从人工智能的历史讲起,深入阐述了博弈论等数学基础,帮助同学们理解其背后的数学原理。通过专题课程学习,引导和鼓励同学们进行跨学科交流,助力交叉学科下的思想火花碰撞。

探访知名企业院所,促进产教协同育人

在香港数码港,同学们深入了解“水耕细作”科技公司的发展情况,学习了移动农场的开发和水耕、气耕技术在城市农业中的应用,并亲身体验了作物种植。在澳门大学智慧城市物联网国家重点实验室,智慧能源平台的应用展示让同学们直观感受科研成果转化,其通过物联网实现城市能源智能调控,深化了学生对智慧能源与城市协同发展的认知。

走进港澳城市地标,感受多元文化魅力

在香港大学和澳门大学,同学们与当地师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互动,了解了港澳高校的学术氛围,切身感受到了香港大学“明德格物”校训背后所蕴含的教学理念及澳门大学“仁、义、礼、知、信”的人才培养目标。此外,同学们在澳门回归贺礼陈列馆了解了澳门回归的历史文化,在艺术馆体会香港和澳门的文化魅力和历史底蕴。

成果分享汇报,访学圆满结业

项目最后,同学们分成六个小组进行结业汇报。每组成员都进行了认真的准备和激烈的讨论,对项目期间学习到的人工智能知识以及结合自身专业进行的深入思考进行了汇报。以我院黄凌睿、唐梦笛同学为代表的小组获评最佳小组。最后,澳门大学刘丁己教授对项目进行总结,对同学们顺利结业表示祝贺。

学生感悟

曹连翔:港澳AI研习之行收获丰硕。港大AI课程启发了智能算法赋能飞行器集群控制的思考;数码港垂直农业印证了跨学科创新价值;澳大IOTSC实验室的智慧物联为空天地一体化设计提供参照。结业汇报创新探索飞行器舱内声控交互应用,是“三实一新”校风的国际化实践。此行将“新质生产力”生动展现,更坚定了我以融合创新视野投身祖国空天事业的决心!

吴嘉祺:参与本次项目,我收获颇丰。虽然平时常接触和使用AI,但课程中老师独特的视角与生动的例子,仍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启发,尤其是当前AI强大的代码能力正逐步替代基础开发工作,课程让我看到了未来更多可能的发展方向。此外,通过在香港和澳门的参观游览,我亲身感受了两地独特的文化魅力与现代都市活力,领略了不同的风土人情,拓宽了视野。

何嘉强:通过项目中的七场精彩讲座,我从多个角度了解了人工智能的发展,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香港数码港看到的“水耕细作”项目改变城市农业现状的决心,这份决心让他们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在项目过程中我也更加认识到自己语言交流能力的不足,在未来我一定要努力提升语言能力,为以后更好的交流奠定基础。

文字何嘉强、齐扬

图片:唐梦笛

审核: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