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翱翔四海│学院慕尼黑工业大学未来航空技术eVTOL飞行器暑期项目圆满落幕

发布日期:2025-08-03 浏览量:

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127”发展目标和举措,围绕“总师型”人才培养目标,积极落实本科生“三个一”实践育人工程,持续提升学生国际视野和全球胜任力,2025年7月21日至8月3日,教育实验学院/未来技术学院组织30名优秀学生赴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开展了为期14天的未来航空技术eVTOL飞行器访学交流活动。

学术前沿篇

本次国际交流课程由慕尼黑工业大学工程与设计学院、飞行系统与动力研究所的教授团队领衔授课,涵盖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城市空中交通(UAM)等尖端技术,紧密结合产业需求与学术前沿。Florian Holzapfel教授带领学生利用MATLAB/Simulink进行飞行器动态建模,深入探讨无人飞控系统、分布式电推进系统等关键技术。Constantinos Antoniou教授从可行性研究入手,分析UAM在紧急医疗服务、区域运输中的应用前景。Ilkay Yavrucuk教授以航空工业发展脉络为切入点,通过对比传统直升机与eVTOL的技术差异,结合动态仿真演示,解析气动效率、续航能力、适航标准等核心挑战。

创新实践篇

在飞行系统与动力研究所eVTOL模拟飞行实验室,同学们通过4种eVTOL模拟器沉浸式体验了UAM技术脉络与创新实践,完成了一场跨越虚实边界的航空科技探索。

在创新体验工作坊中,Aline Laucke博士引导大家结合某一地区的地理状况、交通挑战及社区需求,借助“商业模式画布”构思eVTOL和UAM的未来。

企业参访篇

为探寻全球领先航空枢纽所蕴含的科技魅力与职业多样性图景,同学们实地探访了慕尼黑机场的运营核心区域,近距离解锁欧洲航空枢纽高效运转背后的运营密码,深刻感知在全球低空经济浪潮席卷之下,传统机场锐意转型的勃勃雄心。

在宝马博物馆内,螺旋上升的展区设计串联起宝马从1916年航空发动机制造商到豪华汽车巨头的历程,引领着同学们不断探索宝马百年创新基因。

文化交流篇

访学期间,同学们流连德意志博物馆,领略工业文明的璀璨光芒;驻足老绘画陈列馆,品味艺术瑰宝的深厚底蕴;踏足安联球场,感受现代体育建筑的磅礴气势;漫步新天鹅石城堡,沉醉于中世纪浪漫童话的梦幻氛围;穿梭慕尼黑市中心,体验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独特风情。

这一场场文化盛宴,让学生们在领略科技魅力的同时,深度洞察地域文化与产业发展之间相互滋养、协同共生的内在逻辑。

学生感悟

朱斌豪:在德意志博物馆,我见识到了工业化的神奇,惊叹于上世纪德国在机械结构上的巧思;玛利亚广场的传统建筑与街头艺人,则带来一种文艺复兴的气息;无垠的麦田,高耸的教堂,巨大的安联球场,随处可见的大众奔驰,构成很有异域风情的游学体验。这次经历既带来了低空经济方面的硬核理论与科技前沿,也让我了解到更广阔的世界,有趣有益,受益匪浅。

王赫杰:在德国访学期间,教授们从飞行器技术和自动交通系统角度给我们带来了学术前沿讲座,尤其是Holzapfel教授,他从空动讲起,贯穿理力与自控,深入INDI算法,思路清晰,令人耳目一新。在学术方面,我们参访了TUM航空实验室、火箭工作坊等校企平台,让我对与德国校企联动生态有了整体的认识;在文化交流方面,天鹅堡、老绘画陈列馆、安联球场等,让我们感受到了传统与现代交织之美。情深纸短,愿以此行,绘未来长卷。

孙子煜:本次慕尼黑工业大学的交流访学,是一场知识与文化交融的旅程。从教授们对eVOTL前沿技术的讲解,到实验室、机场实地参观,再到探索慕尼黑城市、参观宝马博物馆等文化活动,让我沉浸式感受德国科技文化底蕴与人文魅力。这次暑期项目不仅拓宽了我的国际视野,同时也为我未来在相关领域发展奠定了基础。

张睿宁:在为期两周的访学中,我们聆听了多场由慕尼黑工业大学教授开设的讲座,参观了实验室,进行了模拟飞行,游览了机场;这些课程与活动不仅带我们领略了慕尼黑工业大学的教学模式,也让我们对eVTOL的现状与发展前景有了更深刻和全面的理解。漫步新天鹅堡,参观老画廊,游览德意志博物馆,我们沉浸在巴伐利亚的风情中,一览德意志文化的风采。在这段充实的旅程中,知识与德国文化交融,化作了我心中永恒的美好印记。

为期14天的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未来航空技术eVTOL飞行器项目圆满结束。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与世界顶尖学府的友好合作关系,持续为培养具有宽广国际视野、深厚学术底蕴和卓越全球竞争力的拔尖创新人才提供坚实支撑,助力他们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工大青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文图:王斯妍

审核: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