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内新年气氛正浓
像这样
![](/__local/B/E9/C7/0F55496D0AF90BFD572A4A8994F_F0355367_482EA.png)
(by 家住西安的高中闺蜜小段同学)
这样
(by 家住厦门的贤惠小伙伴小杜同学)
的时候
大年初七,我迎来了在荷兰作为交换生的新学期开学。
![](/__local/3/9D/A4/7A1B6CF6545AA8B42EA1D09720B_F6FA0131_6253.png)
2月4日,荷兰阿姆斯特丹-代尔夫特,压着黑夜的边缘到达即将生活学习半年的小城。
![](/__local/2/8D/CB/B206F7118005A0E4B77021B2EBE_A15ACFC3_26ED7.png)
(飞机快要降落在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时拍下的凌晨五点的荷兰)
先来介绍介绍代尔夫特市,这座我即将生活半年的美丽小城。
![](/__local/3/4D/9A/F4CE7BABE8846BC6D4A81D3A066_328BF7C6_1EE7B.jpg)
代尔夫特,位于荷兰海牙和鹿特丹之间,一座仅有24平方公里左右却囊括两所著名院校(代尔夫特理工大学TUD和国际水利环境工程学院IHE),被学生们亲切的称为“代村”的城市。城市交通便利,短途自行车,长途火车,可以到达地图上所有标识的地方(甚至可以把自行车带上火车然后下车接着骑)。
![](/__local/7/C2/81/CB9168CA6E8B753749BD94AFDCF_64F991D9_4A35E.png)
那在初来乍到的一个月里,我都有什么感受呢?
生活篇
晴天的代尔夫特很美,即使是在春风还未刮来的二月,你也可以在运河边、古堡旁、教堂前、校园里拍到充满欧式风情的图片。也可以尽情透过大窗享受湛蓝的天空和翻卷的云朵。
![](/__local/F/01/2C/4E9C6DC45E10BBE387EA7555F8C_F887620B_64BB5.png)
(运河,时常可以看到荷兰人在河里划船)
![](/__local/C/31/9B/5DCCE24339679422D459D77A764_0C6F38EF_B4AAF.png)
(我们美丽的图书馆,天气好的时候可以在草坪上坐着晒太阳)
![](/__local/6/6C/49/795E53A7618720D116CC4AF8EC1_10F6664E_406F9.png)
(学院楼和家之间桥上的风景)
![](/__local/0/F4/F3/E08A6C557538AD8A65171CFBCFC_416E8AC4_78F5C.png)
在每周两次的open market上不仅可以买到新鲜的蔬果,还会邂逅各种新奇的欧洲“特产”,比如边卖香肠边在手机上看冬奥会的大叔向我们推荐的“5 peppers sausage”, 造型像是带着小宝宝的巨大奶酪,五彩斑斓却让强迫症无比舒适的一整面糖果墙…
![](/__local/F/BC/6A/9061E3BF0639889D0BD1C2BFD35_421F9F42_105B17.png)
(各种口味的奶酪(包括辣椒))
![](/__local/8/28/35/17E63CFEC6E14925BC06AF0F77D_2040BC90_749B3.png)
(糖果店)
![](/__local/E/46/74/EC02EC071245D78CE35BFBA6D9E_2F7468C7_176E7F.png)
(花店 荷兰人真的很爱花也很爱种花,春天快到了在店里可以看到卖各种花的种子)
而在雨天大风天呢,轻则头发四处纷飞,重则走在路上被风吹跑,也有可能会碰到连带着会使楼房晃动的大风。而在我初到代尔夫特的一个月内,荷兰别开生面的见面礼则是大风暴“三胞胎”,包括三十年一遇的风暴尤尼斯(Eunice),火车停止运行,学校课转线上,看着红色预警和风级显示,当然是(伴随着房子的颤动)在家里老老实实窝着学习最好啦。
![](/__local/0/13/2A/0436E7371FFF67BEEBF3F58767D_23B119E5_12F6CF.png)
![](/__local/E/9B/F5/DEC978D2DFAC43386E5909A36F6_44CF915D_29205.png)
(风级预报)
(清晰的能看到云被风吹着移动)
初来乍到就感受如此猛烈的大风,接下来的日子应该会更好适应一点儿吧!
学习篇
因为疫情的原因,代尔夫特理工大学选择线上线下同时进行,并且录课可回放的模式上课。这样对于我来说意味着听不懂的时候就可以再反复听第二遍,解决了知识跟不上的问题(毕竟老师语速不等人嘛)
![](/__local/A/60/AE/9B1E81A88AE4276FC0218623C5D_3A552AA3_11D68.png)
但是比起母语上课,仍然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期。上课听讲在一开始变成了“猜词大赛”(我忘不了自己在教授在解答一个同学问题时根据发音猜出 “杨氏模量”这个词时的激动hhh)。
![](/__local/2/CC/48/27BF44743BC5D0FCDD3D6656BEA_FD14E02A_2729E.png)
(大家在回答问题,我在查词)
![](/__local/2/CC/48/27BF44743BC5D0FCDD3D6656BEA_FD14E02A_2729E.png)
(大家在做作业,我在查词)
而且每个学期分为两个quarter,一个quarter修读12-15学分的要求也让日历表上的ddl紧凑了起来。谁能想到刚到代尔夫特一个月,上课三周的我,在第四周的周一会迎来一门课的考试呢!
![](/__local/8/84/45/0C8CD3FD3E55856D52A3D657A0F_F7CCC934_2D60.png)
![](/__local/2/4F/5E/A044DEF4145D1CBFB4697D585C7_F9BDCD03_10A19.png)
但是,在课上可以随意问问题,老师们会在讲完一个部分后问“any questions”,课件和历年考题也可以用来理解知识,毕竟“大学大学,全靠自觉”嘛!
就像来自土耳其的交换生学姐分享时说的那样“if you want to be involved, you have to involve yourself”,第一个月的适应期,学习和生活都在慢慢步入正轨,用代尔夫特理工的校训来说就是“Challenge the future”,希望在接下来的交换生涯中我真正能做到“Challenge myself, challenge the future”!
图文:郑欣宇 审核:张文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