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真学堂】从文物看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发布日期:2021-11-01 浏览量: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扎实推进《西北工业大学一流本科人才培养行动计划》,教育实验学院立足“协同育人、理工交融、中西融汇、追求卓越”的拔尖人才培养理念,依托“启真学堂”系列讲座,全方位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和国际胜任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0月31日下午,教育实验学院特邀机电学院余隋怀教授做客启真学堂,开展《从文物看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人文素养讲座。讲座由教育实验学院副院长蔡力主持,教学秘书南云及学院180余名本科生、预科生参加。

讲座在悠扬的《云钟》序曲中拉开帷幕。讲座过程中,余隋怀教授以文物为载体,以音乐为烘托,从蓝田先祖到仰韶文化,从赫赫宗周到大秦帝国,从大汉雄风到盛唐气象,带领同学们享受了一场历史、文化、音乐的盛宴。

远古时代的朴素之美 余隋怀教授以远古时期的陶器发明为引,介绍了陶器绳纹制造过程中蕴含的“工匠精神”和泥条盘筑衍生出的增材制造工艺。通过人面鱼纹盆的抽象表达、象形文的形象写意,带领同学们感受远古时代的朴素之美。

青铜文明  2000多年前的青铜编钟演奏现代音乐,音调音色分毫不差,反映了高超的青铜铸造技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一篇《桃夭》,展现了中华民族对美的追求与见解。

大秦帝国的启迪:思变、建制、图强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秦风·无衣》体现了大秦战士生死与共的精神。秦的客卿制度、严密的军阵、物勒工名的责任制、文字、度量衡的标准化、强大的科技力量,最终铸就了大秦横扫六国的梦想。

凿空西域、中西交流  汉朝是凿空西域、开辟丝绸之路的时代,也是文化、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不仅体现在环保的彩绘雁鱼铜灯、精美的鎏金银铜竹节熏炉,还体现在以人为本的、中西融汇的设计理念。

盛唐气象、开放包容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唐长安城108坊的布局、器物中的“胡风”、唐代金银器上的外来工艺与装饰、壁画中的“中国第一美女”、大胆开放的陶俑,无不展现了大唐的包容与开放。一个国家的强盛,一个时代的繁华,不仅仅是体现在经济军事的强大,更体现在人民的精神风貌当中。


“历史的风尘远去了,留给我们却又无数的感动!”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基因和血脉,是四大文明中唯一延续至今的文明。此生无悔入华夏,希望同学们在理工科课程学习基础上,增强文史哲等人文艺术素养,不断开拓思维、激发创新灵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文稿:南云,曾作鑫 图片:王云飞 审核: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