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印发通知,公布了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西北工业大学精确制导与控制教师团队成功入选。该团队是微小卫星技术及应用国家级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团队,始终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参加了国家20多个型号的卫星和先进飞行器研制和技术攻关,承担了包括载人航天、二代导航在内的国家重大科技工程、专项工程等国家级研发计划项目50余项。近几年来,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10余项,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成果奖8项,为我国航天技术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
西北工业大学精确制导与控制教师团队
瞄准国家科技前沿 坚持科技自立自强
由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教授周军领衔的精确制导与控制教师团队,是一支以微小卫星技术及应用、飞行器精确制导与控制、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空间监测与图像处理研究为主攻方向的科技创新团队,凝聚形成了“服务国家,集体奉献,追求极致,公平公正”的团队文化。在国家级领军人才周军教授的带领下,面向国家科技前沿,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团队师生刻苦攻关,解决国家重大科技工程、专项工程等中的若干关键技术难题,成功研制发射了包括世界首颗12U立方星“翱翔之星”在内的翱翔系列微小卫星4颗,开创了一条协同创新、集体攻关的高校科研创新模式。
团队紧密跟踪国际科学发展前沿,作为欧盟QB50国际大科学计划的原始发起单位和亚洲区总协调单位,自主研制的“翱翔一号”立方星于2017年首批通过国际空间站部署入轨,开展低热层大气参数探测。在该项目的推动下,国内有7所大学参加,牵引了国内立方星技术的发展。团队自主研制了世界首颗12U立方星“翱翔之星”,其12U标准已经被国内外多颗立方星采用。该卫星于2016年6月25日搭载“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利用自主研制的世界首个12U电磁解锁弹射机构部署入轨,开展了大气层外自然偏振模式的探测。团队研制的翱翔系列微小卫星先后亮相“砥砺奋进的五年”国家成就展和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目前,团队承担国家卫星型号工程“澳门科学一号”卫星B星研制和地面系统建设任务,作为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系列重要活动之一,对于推动内地和澳门航天科技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飞行器制导与控制方面,团队系统性地研究了飞行器的制导控制问题,开发了分布式跨平台仿真评估系统,并应用于多种飞行器的研制和试验中;研制的小型化、系列化、高动态电动伺服系统,成功应用于20余种型号的飞行器中;在控制理论方法方面,提出了局部模型跟踪控制、基于耦合顺逆控等多种控制方法,多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和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在卫星图像与大数据应用方面,研制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图像处理系统,并成功应用于我国多个卫星型号工程。
精心创建一流实验环境 创新特色学科专业平台
团队负责人周军作为陕西省教学名师,长期坚持一线教学,注重教书育人,辛勤耕耘,献身航天事业。他创建了融合航空宇航、控制、兵器、机械、电子信息等多学科的国家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团队,先后创建了“微小卫星技术及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实验室2个,省部级实验室和创新中心3个。团队不断改善实验条件,已经建成了较完善的微小卫星“总体设计—总装集成—综合测试—环境试验—测控数传—数据处理”实验条件,能够为卫星研制和数据接收提供保障;基于所创建的一流的学科实验条件,配合课程教学和实验教学,全方位构建创新性、实践性的航天特色教学;将高水平学科实验室应用于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所在专业学科已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和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团队先后入选了工业和信息化部研究型教学团队和陕西省高校优秀教学团队,其中1名教师获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提名奖,1名青年教师入选国家级人才称号,团队还荣获了陕西省劳模示范岗、陕西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劳模创新工作室等荣誉称号。
团队积极打造高水平国际合作平台,建有“移动平台环境感知及空天应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并获批“无人航行实时智能感知与计算技术111创新引智基地”。团队在西北工业大学发起的“一带一路”航天创新联盟中发挥积极作用,与德国、俄罗斯、乌克兰、荷兰、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等国家的著名大学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联合开展微小卫星系统研制、全球测控和数据共享;积极参加亚太空间合作组织、联合国外太空署的科学研究和航天科普活动,大大拓展了学校航天国际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创建大学生实践新模式 培养航天创新人才
精确制导与控制教师团队长期以来坚持以服务航天强国建设为己任,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追求卓越、引领未来的航天创新人才。
将国家级“微小卫星技术及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向学生开放,同时创建了学科实验室向教学资源转化的机制,成立大学生创新基地,将其作为实验室与学生之间的纽带,建立学生使用管理制度、高性能设备使用保护接口、操作规范流程等,并配专门实验员指导。团队共享学科实验平台开展课程教学和创新实践,让学生使用先进的实验设备,帮助其提升创新能力。近年来,团队建设了4门国家级本科一流课程,获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成果奖8项。
该教师团队以立方星和微小型飞行器为创新载体,由研究生和教师组成联合研究团队,学生全流程参加飞行器系统工程设计、研制、试验与应用的实践过程,将先进的理论和工程创新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同时,团队还融入实战化科研氛围,直面航天工程困难与挑战,培养学生协作严谨的作风、敢于创新实践的能力和无私的航天奉献精神,连续6年获校优秀研究生导学团队。
团队学生通过开展飞行器创新设计、创新创业实践和工程创新实践,大幅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指导的研究生团队多次获国际级、国家级和省部级创新创业奖项,获得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冠军,获“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全国每年评选50支)、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和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等称号,其中杨中光博士获2019年度教育部首届创新创业英才奖(全国仅有10人获奖)。
团队荣获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冠军
党的十八大以来,团队为我国航天事业和西部地区输送300余名高素质航天创新人才,他们深度参加了先进飞行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导航等国家重大航天任务并作出重要贡献,多名学生被中央媒体报道。
精确制导与控制教师团队负责人周军表示,在西北工业大学“双一流”建设的新起点和我国第二个“一百年”的征途上,团队会继续发扬优良传统,敢为人先,顺势而为,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手段,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西北工业大学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我国航天事业持续建功立业,做出新的贡献。
(作者:郭建国;来源:《陕西教育》(高教)2022年4月刊 )